
开盘通知
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
楼市又迎来最新大消息!
1月5日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这意味着,在部分城市,购房者仍有机会从银行拿到低于“LPR-20BP”房贷利率的机会。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目前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目前5年期以上LPR为4.30%,即可低于4.1%。
图源/中国货币网
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我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我还是很有信心。”
定了!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
按季度动态调整
央行和银保监会在通知中指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动态调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学评估当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
通知明确,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个月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
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可自主决定自下一个季度起,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
对于采取阶段性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如果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至少38个城市符合动态调整条件
实际上,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在2022年已经初露端倪。
2022年5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曾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作出重要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政策,首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不低于5年期以上LPR减20个基点;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5年期以上LPR加60个基点。
随后,金融管理部门又于2022年9月末进一步规定,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年底前,允许阶段性放宽首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分析认为,本次出台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将相关调整机制更加制度化、长期化,在机制设计上也更加完善。
此外,“此次利率调整机制的建立仍主要针对首套住房,支持刚性需求的目的较为明确,这也是坚持‘房住不炒’的应有之义。”梁婧表示。
据广发证券统计,2022年9月-11月评估期,符合贷款利率放宽政策的城市有38个,总数比2022年6月-8月评估期多了15个。新增的城市中,包括郑州、厦门、无锡等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6月-8月符合条件的23个城市中,有大连、天津、石家庄、武汉等16个城市的新房价格在9月-11月延续下跌趋势,仍然符合利率放宽政策。同时,也有昆明、大理、贵阳、包头等7个城市房价开始回温,在9月-11月评估期内不再符合利率放宽政策要求。
资料来源:广发证券
该政策发布前,房地产市场需求已经持续疲软一年。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中国各地发布超1000条需求端优化政策。然而,市场开始恢复的城市非常有限。
全国100个代表城市新建住宅价格自2014年后时隔7年再次出现年度下跌,二手住宅价格在下半年也连续8个月环比下跌。(100个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杭州、长沙、绍兴、苏州、厦门、金华、台州、聊城、镇江、东营、廊坊、芜湖、保定、南京、三亚、成都、昆明、唐山、贵阳、威海、银川、新乡、临沂、赣州、绵阳、泰州、宿迁、西宁、包头、惠州、武汉、合肥、洛阳、石家庄、肇庆、徐州、长春、宜昌、济宁、德州、淄博、张家港、连云港、柳州、淮安、常熟、乌鲁木齐、烟台、邯郸、扬州、兰州、江门、重庆(主城区)、温州、常州、南昌、南宁、嘉兴、秦皇岛、昆山、张家口、北海、海口、马鞍山、福州、江阴、盐城、佛山、湖州、珠海、太原、沈阳、大连、天津、济南、阜阳、南通、泉州、汕头、青岛、西安、呼和浩特、漳州、菏泽、潍坊、桂林、湛江、无锡、郑州、株洲、东莞、衡水、湘潭、中山、哈尔滨)
住建部部长最新发声:
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1月5日晚,据央视新闻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
倪虹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房地产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扩内需、促消费重点工作,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工作中都有房地产,住建部门对此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今年的工作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来进行。2023年房地产工作,概括起来是三句话:
增信心,让房企有信心,让购房者有信心,让新市民、青年人有信心。
防风险,这是底线,防范和化解风险,房地产市场才能够平稳健康发展,经济也才能行稳致远。
促转型,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发展阶段,提升住房品质,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
倪虹介绍说,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在稳中开好局,在进上下功夫,脚踏实地,发挥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等方面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为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出贡献。
2023年 要重点抓好这五件事
▶ 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倪虹表示,今年要继续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
对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
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
对购买三套以上住房,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同时,我们将加大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市场建设,让新市民、青年人更好地安居,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
▶ 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倪虹介绍说,今年要着力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做实“一楼一策”方案,确保支持政策精准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购房人,让购房人吃下“定心丸”。
▶ 着力化解房企风险
倪虹表示,今年要以“慢撒气”的方式,稳妥化解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重点是增加房企开发贷、并购贷和购房人的按揭贷,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 努力提升品质、建设好房子
提高住房建设标准,打造“好房子”样板,为老房子“治病”,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养老、保险3项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 合力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今年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诚信守法、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购房、放心租房。
2023年 继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城市承载力、包容度、宜居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倪虹表示,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从以下方面入手,坚定不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 继续坚持精准施治,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各地住建部门将找出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
▶ 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城市建设领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整社区,保护传承好历史文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 坚持科技引领,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城市韧性和承载能力。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 坚持深化改革,持续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紧紧围绕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这个核心,落实好新时期建筑方针,推动建筑产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倪虹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将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来自: |
姓名: | |
手机: |
免费看房电话:0859-3666800 15338598065
全部评论
回复(0)